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,天津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对“散乱污”企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整治行动,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关乎环境质量的提升,更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,本文将深入探讨天津“散乱污”企业整治的最新进展、成效、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,旨在展现天津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坚定步伐。
一、整治背景与定义
“散乱污”企业通常指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、布局规划,未办理相关环保手续或手续不全,擅自建设并投产,且存在污染排放不达标、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,这些企业多集中在城乡结合部或农村地区,由于管理松散、技术落后、环保设施缺失,成为环境污染的“重灾区”,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,其“散乱污”问题尤为突出,严重影响着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。
二、最新整治行动
自2019年以来,天津市持续加大“散乱污”企业整治力度,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:
1、全面摸排,精准施策:通过无人机航拍、卫星遥感、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,对全市范围内的“散乱污”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调查,建立台账,实施“一企一策”的精准治理方案。
2、分类处置,严格标准:对摸排出的“散乱污”企业进行分类处理,对于符合产业政策、具备升级改造条件的企业,引导其进行技术改造和环保设施升级;对于无升级空间或拒不整改的企业,坚决予以关停取缔。
3、强化监管,防止反弹: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,利用“网格化”管理,实施动态监控,确保整治成果不反弹,加强执法力度,对违法排污行为零容忍。
4、政策扶持,引导转型:为帮助“散乱污”企业实现转型升级,天津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包括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、技术支持等,鼓励企业向绿色、低碳、循环方向发展。
三、整治成效显著
经过几年的努力,天津“散乱污”企业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:
环境质量明显改善:空气质量指数(AQI)持续下降,PM2.5浓度大幅降低,水体质量也有所提升,人民群众的“蓝天幸福感”显著增强。
产业结构优化:通过整治行动,一批高污染、高耗能的传统产业被淘汰或改造升级,为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腾出了空间,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。
社会认可度提高: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治理成效的显现,天津市的绿色发展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,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四、面临的挑战与思考
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天津在“散乱污”企业整治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挑战:
1、经济转型压力:部分“散乱污”企业的关停直接影响到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,如何在保障环境质量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转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2、长效监管机制:如何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,防止已整治的“散乱污”企业死灰复燃,是持续保持整治效果的关键。
3、公众参与与意识: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和意识是根本之策,如何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形成共治共管的良好局面是未来工作的重点。
五、未来发展方向
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,天津将继续深化“散乱污”企业整治工作:
1、推进产业升级: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引领,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转型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。
2、完善政策体系: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,加大对“散乱污”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,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,确保政策落地见效。
3、强化科技支撑: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工作,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施策;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监测等,这将有助于提高治理效率和效果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